103年4月20日~
春天的陽明山,賞花賞不完,最喜歡到野地拍些沒見過的花草,這裡就是我的寶山啊.
傅氏唐松草~毛莨科,覺得毛莨科的花都很特別,可惜匆匆一眼,回來才知它也是台灣特有種.
台北堇菜~堇菜科.滿地飛舞.像蝴蝶一樣.
這是最近最常看見的通泉草,不過陽明山的這應是佛氏通泉草,都長的很像,真的很難分辨.
「通泉草」與「佛氏通泉草」之差異:玄參科~
1.通泉草:花形較小,下唇顏色較淡,偏白或淡紫,花萼裂開深度至2/3處。
2.佛氏通泉草:花形較大,紫色之花色較深,花萼裂開深度至1/2處。
紅楠又稱豬腳楠~樟樹科,常綠喬木,葉革質,最大的特徵是那紅色的苞片。
春季時紅色的葉苞、花苞挺立,非常醒目,狀如紅燒豬腳,故名豬腳楠。
這是豬腳楠的果實,一樣很可愛.
豬腳楠~新葉如花,很特別長出的紅葉.這季節最美的葉子了.
巴西水竹葉~~鴨跖草科鴨跖草屬 別名 南美水竹葉,水竹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.
很特別的三角形花.在二子坪停車場的巴拉卡公路上還蠻多的.
斯氏懸鉤子花~薔薇科.這在北部山區也常見.果實酸澀.
將!將~這次是特別上山想看它的,可惜花期己尾聲,找了好久,只遇到一棵掛風鈴.
萎蕤~百合科的林下植物,在清明前後開出淡黃的懸垂花朵,那一朵朵筒狀白色的花,模樣小巧而動人。
萎蕤,也是中藥材之一,不過這個蕤真難唸,有個別名~叫玉竹就好記多了,葉子很像竹葉呢.
只顧著拍花,沒注意到這葉子上多了一位訪客.^^!!
雨天過後的禮物~就是有美麗蛛網好拍,準備撒網了~
串串珠真美~
大花細辛~馬兜鈴科, 也叫大屯細辛,這細辛遇了好多次,這回總算拍到它的花了,長在底下,得細心找才能發現哦.
不過它的花真醜.葉子倒是挺美的,難怪要藏起來了.細辛也是中藥材的一種.
這個蘿蔔頭真的很可愛.原來是大屯山的野當歸.
野當歸~繖形科 。它的花像煙火一樣,可惜現在不是花季,等夏天時一定要再來看它美麗的花.
發現了葉子旁它還會吐口水,經人解說才知原來是蟬沬呢.
墨點櫻桃~ 薔薇科梅屬‧ 別名: 黑星櫻、桃仁、腺葉桂櫻 ‧
這樹在菜公坑山的第一登山口有一大棵,此時花開的正美.
第一次認識它.好似一團團的小煙火一樣綻放.
黑星櫻又稱墨點櫻桃,因其與山櫻花同屬薔薇科的櫻屬,但果實較小且葉背佈滿著細小黑色細腺點故得其名。
葉經搓揉後所產生的濃郁杏仁味,只要聞過一次,就會令人印象深刻。真特別.
火炭母草~蓼科,小巧可愛,連小蜜蜂也來了.
燈稱花~冬青科,這花朵很小很小,而且雌雄異株哦.雄花有花柱,而雌花沒有哦.
呵,這小蟲子好似要勾到花朵.
這次還看見了七葉一枝花~百合科
七葉一枝花又名七葉蓮,算是植物中的異類。它最大的特徵就是由一圈輪生的葉子中冒出一朵花,
這還不稀奇,稀奇的是這花的形狀像極了它的葉子,它可以分成兩個部分,外輪花及內輪花,
真是標新立異的花,讓人特別的的喜愛.
南國小薊~菊科.這在陽明山的山區目前開很多,隨處可見.
大屯山自然公園目前最美的杜鵑花也開很多.
菜公坑山上的金毛杜鵑也燦爛,葉子上的毛真的很多.
還有大屯山公園裡的紅星杜鵑也開了哦.
草地上的夏枯草~唇形科.
光風輪~唇形科,像塔一樣往上長.
這次也首見昆欄樹(節蜱科)開花了哦.真開心
拍這棵昆蘭樹最費心,我們還不習慣腳架架微距鏡拍花,要很有耐心的橋好久.
昆蘭樹又叫雲葉樹,為冰河時期孓遺的常綠 性大喬木,由於其具假導管及多數的花蕊, 心皮,
在演化上屬較原始的闊葉樹. 是臺灣霧林的指標樹種,也是陽明山山區特有植物哦.
陽明山上的狹瓣華八仙~虎耳草科.
華八仙與狹瓣八仙的花朵很類似,陽明山區中極為常見,不易辨認,
它的花有兩種,一為無性花,另一為有性花,有性花的花瓣黃色細小但雄蕊、雌蕊齊全,
無性花的花萼變形而成大而黃白色的苞片,藉以招蜂引蝶,來完成授粉的工作。
這狹瓣華八仙花正綻放著,枝頭上佈滿黃綠色的花苞,而花萼瓣化而成的白色花瓣,
似蝴蝶般的迎風飛舞,充滿著春的氣息,讓山林增添幾許的浪漫活潑氛圍。
台灣山桂花~紫金牛科.
小小的山桂花靠近聞一下,一樣有淡淡的香味哦.
禺毛良~ 毛莨科,俗 名: 水莨、辣子草、回回蒜、大本山芹菜、毛建草.
短角冷水麻~蕁麻科.在潮濕的地方常看見它呢.
這個季節,不只有花多,連葉子都值得細細品味~這時牛奶榕的葉子正美.
牛奶榕~桑科,也叫山無花果,不見花只見果,果實包於球形的隱花果內,隱花果熟時呈橘紅色。
蘭嵌馬藍~爵床科.紫的透絲!
不知名的藤葉也吸引了我的目光.
山菊跟秋海棠.這裡也蠻多旳,等花開時再來賞花囉.
這一次上山收穫滿滿,看見了很多首見的植物,回來找資料跟比對也花了不少時間.
每次多認識一種植物就很開心,如有錯誤歡迎指正.謝謝賞圖.